心脏病治疗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心血管病能不能运动健身怎样才能高效安全心 [复制链接]

1#

很多冠心病、心衰等患者不敢活动,生怕引起病情加重,那么心血管病到底能不能运动呢?怎样运动最安全?今天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你答案。

首先要明确,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。咱们知道,一个人的健康最关键的就是心肺功能,所谓心肺功能,简单低讲,就是心脏和肺脏,把呼吸进去的氧气,通过血液循环带到全身各处的组织加以利用的能力。有规律地进行运动锻炼,能够提高心肺功能,进而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。当心肺功能较差时,人体就容易疲劳,精神不振,没有工作效率,生活质量就会下降。

当然,对于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,安全是最重要的。最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,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,包括运动的强度,运动的类型,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的频率。

运动类型依据患者的个人喜好、环境因素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。以有氧运动为主,耐力性运动包括步行、慢跑、舞蹈、健美操、自行车等;柔韧性的运动有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、医疗体操、各种养生气功等,都适合心血管病的治疗与康复。

运动的强度设计是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指标。运动过量或者不足都不能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。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及其相关研究证实,增进心肺功能的运动强度,应该维持最大摄氧量的40%-85%,或者最大心率的55%-90%之间。为保证安全,对于心血管病患者,我们可以采用较低的有效运动强度,以确保安全。我们目标心率有一个测算公式,下线心率=(最大心率-休息时的心率)*55%+休息时心率;上线心率=(最大心率-休息时的心率)*75%+休息时心率。比如,如果你的安静时心率为70次/分,你的目标心率可以为(-70)*0.60+70等于,我们运动过程中要检查自己的心率,保持在次/分左右。可以测量桡动脉波动15秒,乘以4就是每分钟的心率。我们最大心率的计算还有较为简单的公式,就是(-年龄),再求出目标心率。比如你今年50岁,你的最大心率为(-50)=,乘以0.55-0.75,得到了93~次/分的训练敏感区间。

关于运动时间的要求,刚开始运动,最好选择较低的运动强度,较长的运动时间来进行运动,这样不会太疲劳,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。开始运动每次20-30分钟,经过2-3周的适应后,提升为每次30-40分钟,直到每次坚持一小时。可以采取运动-休息-再运动的模式。

运动的频率通常每周训练3-5次才能改善心血管功能,研究表明,每周超过5次的运动并不会获益很多,反而会增加运动疲劳,甚至造成运动伤害。

心血管病患者运动最大的问题是安全,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部不适、胸闷、胸痛等,或者自己感到很疲劳,无法胜任继续运动,需要立即终止运动。在运动前要进行准备活动,运动结束需要进行整理活动,运动后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,不要立即喝大量的冷水,更不能马上进行冷水浴或游泳。

另外建议,对于血脂高、血液黏稠的患者,运动时血管负担较大,血压可能偏高,因此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水分的补充,防止意外的发生。

对于老年朋友,血管硬化较重,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,不要做由低处快速站起的动作,否则容易诱发脑部缺血,出现晕厥,严重者会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作。

对于高血压朋友,冬天寒冷的早上尽量避免出门,血压控制不稳定者,不宜进行强度较大的锻炼。

糖尿病朋友,尽量避免空腹运动或者进行剧烈运动导致低血糖发生,最好餐后1小时再运动,最好有家人陪同,身上带点点心防止出现低血糖。

冠心病的朋友运动前一定要找专科医生评估,并且近期无频繁发作心绞痛,如若果反复发作胸闷不适,运动会诱发病情加重,需要注意。

总之,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锻炼,既能保证安全,又能有效地恢复心脏健康。您的运动有效吗?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